各種殯葬方式整理 (因各地風俗民情不同,資料僅供參考)

一、傳統殯葬方式

(一)火葬

  「火葬」原本在國外較為流行,日本人多信佛教習用火葬,因此日本人幾乎皆以「火葬」處理。火葬在古時候,是一種奇恥大辱和最嚴厲的刑罰。漢時王葬就以火焚燒跟他對抗的人的屍體作最高刑罰。其實火葬這種葬法,無論於衛生、經濟、土地利用方面都有許多好處,所以在不再拘泥於禮法的今天,火葬廣為人所採用。

(二)土葬

  國人傳統“入土為安”觀念,故葬禮均為土葬,代代沿襲大大增加葬地的面積。風水好、景觀優美、依山傍水的地方都被據為墓地。死人與活人爭地,是未來台灣人生存的隱憂。故傳統的土葬已不適用於現在的生活環境了,政府不斷的推廣火葬。

 

二、特殊殯葬方式

(一)天葬

  天葬是西藏的獨特的喪葬習俗,人生禮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蘊涵著深厚的文化意義。大多數西藏的普通人死後採用這種喪葬。方法是在為死者超度亡靈後由高僧定天葬日期,屆時將屍體帶至天葬台,舉行神秘儀式後由執刀人等將屍體碎屍萬段,供禿鷲啄食乾淨,最後將碎骨聚集在一起用火燒,並就地置用石塊堆成的簡易塔內。“天葬”並不是藏族唯一的喪葬形式,除此以外,還有塔葬、火葬、土葬、水葬等葬俗。按照等級來分的話,依序為塔、火、天、水、土。

(二)水葬

  水葬是將屍體投入江中餵魚,投入的方式有的是在屍體上綁上重物直接投入水中;也有將屍體肢解後投入江河急流中的。在一些大江大河的河流域采用此種葬法。另外嬰兒夭折後一般都是用水葬。

(三)月球葬
  將火化後的骨灰裝入容器裡,隨著火箭飛行後,撞擊月球表面,即完成月球葬禮。

(四)太空葬

  太空葬禮是從往生者的骨灰中挑撿出一至七公克,裝置在一個唇膏大小般的膠囊狀特製骨灰罈中,置於火箭最上面一節,依照目前的太空科技計算,骨灰罈將可以在地球軌道中繞行兩周(約一百四十六年),然後進入大氣層、自動銷毀。不過,由於太空葬只發射往生者極少部分的骨灰,其餘骨灰仍須送入靈骨塔內存放(約另需數萬元至數十萬元),或以灑葬、樹葬、海葬方式處理。

(五)室內葬

  台灣原住民除了達悟族和不詳的平埔族以外,對於自然衰老死亡的親人,幾乎都是採取室內葬的方式,在家屋內的地下,直接挖掘洞穴把祖先的屍體埋下去。為何會出現室內葬的習俗呢?合理的解釋之一,就是原住民擁有很深的祖靈崇拜信念。

  古代的部落為了安全,都選在易守難攻、腹地狹窄的山腰台地上。這種地點的耕地非常有限,如果把祖先葬在室外,不但會佔用寶貴的耕地,而且很容易在年代久遠之後,導致先人的墳墓被誤耕,因此,直接葬在室內,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。

  另外一種解釋,就是讓住在房子地板下的祖先之祖靈,永遠成為這座房屋的守護者。

(六)複體葬

  這是卑南族文化埋葬特色之一。一具石板棺經重複再裝埋死者,因而造成包含二具或二具以上(最多達十五人以上)的骨架同在一巨石板棺中。

 

三、新興殯葬方式-環保葬

基於人口膨脹,環保需求,政府鼓勵採用樹葬、花葬、海葬、植存等環保葬,名人也紛紛以身示範,如資深瓊瑤劇演員李麗鳳以樹葬歸塵;藝人黃鴻升以花葬長眠於陽明山。

環保葬不設立墓碑、不記亡者姓名,用思念來緬懷心愛的人。

目前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,有些縣市不但費用政府全出,甚至還有一筆「鼓勵金」。

(一)樹葬、花葬:公墓內的土埋方法,將骨灰埋入穴中,再種植花苗或樹苗於上,或於樹木根部週圍埋藏骨灰。

(二)灑葬:同樣是公墓內,以拋灑或埋藏骨灰的方式,不立墓碑、不設墳、不記亡者姓名,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,永續循環於世上。

(三)植存: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拋灑或埋葬骨灰,與灑葬的差異在地點的差別(公墓外),植存需在公墓外的政府指定地點,如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等地。

(四)海葬:火化後將骨灰研磨成細粉,再將處理過的骨灰裝到無毒易分解容器中,拋撒於政府劃定的海域。

 

有關生命禮儀、塔位墓園、生前契約如需諮詢,歡迎在此填單由專人為您服務。

/tmp/php9YmSAC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kuna 的頭像
    Hakuna

    Hakuna Matata 哈庫娜分享生活

    Hak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